近日,学院刘勇教授团队在调控柑橘表皮蜡质合成和抗旱性的分子机制的研究取得新进展。研究团队利用miRNA-seq技术分析了来自不同发育时期(花后60天、120天和210天)‘纽荷尔’脐橙及其蜡质缺失型突变体‘赣脐3号’果皮中的差异表达miRNA。鉴定到一种新的miRNA——csi-miR0008,其靶向调控蜡质合成关键基因CsCER1的表达。通过转基因技术验证得到csi-miR0008-CsCER1模块参与调控柑橘表皮合成,从而影响植株对干旱胁迫的响应。此外,发现CsMYB44蛋白能结合csi-miR0008启动子并抑制其表达,且CsMYB44基因正调控柑橘表皮蜡质合成和抗旱性。构建CsMYB44-csi-miR0008-CsCER1模块为在转录后水平调控柑橘表皮蜡质合成提供了新见解,也为选育耐旱性强的柑橘新品种提供了基础。该研究成果以“The CsMYB44-csi-miR0008-CsCER1 module regulates cuticular wax biosynthesis and drought tolerance in citrus”为题于3月28日在《New Phytologist》在线发表。刘勇教授和刘德春教授为文章的共同通讯作者,博士研究生谢婧蘅为文章的第一作者。